作者:admin 时间:2021-03-14 点击量:次
济南部分公墓饱和 生态葬势在必行
2015年,济南市民政局统计,济南所剩墓地面积仅能使用五六年,而目前市区内大多数经营时间较长的墓园都面临饱和,像一些新近建立的墓园,它们在建园之初,就已考虑到提供多种安葬方式,以保持持续的发展。
墓园经理说:“我们一开始就着力推广这种生态安葬方式,除了花坛葬以外,我们还有树葬和草坪葬。树葬选用的是松树,这个是东南西北,四个人共用一个树,这个草坪葬占地也比较小,墓碑也较小。”
生态葬:推广有难度 趋势呈上升
死者为大,厚葬逝者,这是我们传统的殡葬观念。现在的树葬,海葬,花坛葬,这些殡葬方式虽然是绿色生态,节约土地的。但显然和我们传统的穴葬方式不同。
为了能够有效的推广生态安葬,相关民政部门也在宣传推广,政策引导上加大力度。
济南市殡葬协会王会长说,这几年群众从不理解到逐渐理解,特别是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再加上一些奖政策,这种新型的安葬方式逐渐被群众所接受,这样既可以节省丧葬费用的开支,又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
不光是补贴政策的推动,谢处长说,最近几年接受生态安葬方式的人群结构上也呈现出一些变化。
现在参与的人群从一些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慢慢向高校的知识分子和机关的工作人员扩散,这种人群结构的变化,更有利于新型安葬方式的推广。
市民观点:态度分化 观念待更新
不可否认,目前大多数人,或者是观念上拒绝生态安葬,或者因为其他顾虑而没法接受,那他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
济南市民:一般不容易接受,留个骨灰盒怎么都算是个念想。
济南市民:那样我肯定接受不了,几个月就降解时间太短了。
济南市民:我能接受,海葬都行。
济南市民:人死也就这么个意思,留个地方给后人缅怀就行了。
济南市民:为国家能节约土地,给下一代造点福吧。
能不能接受生态安葬,关键在于能不能更新殡葬观念,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
即便是那些能够接受的老年人,在生前也不能完全决定自己的身后之事,因为选择所谓的厚葬还是生态安葬,除了他们自己,关键还在后人。
济南市民说,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得问孩子,有时候说人不在了,你的身后事自己就说了不算了,还是要动员孩子,动员年轻人。